更新时间:2019-10-29 17:44点击:来源:一点财经-授权转载作者:刘亚杰
经过10年发展,在北汽人汗水和泪水的浇灌下,北汽株洲基地已经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富的自主品牌基地,产品涵盖新能源车、轿车、SUV等主销车型;北汽的发展,也带动了株洲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只是在发展中的道路上,10年只是一个节点,北汽和株洲的汽车产业将会有怎样的未来?
10月27日,位于株洲高新区北汽生产基地内,众人都在等待那一刻——为第100万辆汽车EU5下线,北汽株洲分公司全体员工努力了整整10年;然而产品组装的全过程,在2分钟之内迅速完成。
从企业发展漫长10年,到组装汽车的2分钟,北京汽车努力将两个悬殊的数字连接在一起,其难度可想而知。
10年间,株洲汽车产业的快速腾飞,北汽也逐渐成长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领头雁,有时代的选择、机遇的垂青,不过更多的是开创的精神、事业的坚定。在共同努力之下,最终双方都获得了理想的回报。
看到EU5下线时,所有生产车间的员工无不为之动容——10年的打拼,值了。
01
惟楚有才,潇湘铁军绘下新蓝图
北京汽车在株洲的发展看似顺利,其实中间也有不少曲折。
2001年12月13日,湖南省政府中共湖南省委印发《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吹响全力推进全省工业化进程的号角。株洲是湖南省的工业重镇,在新阶段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为落地《决定》各项细则,2008年初,株洲正式启动“5115”工程,计划在五年内培育出五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一百亿元、十个以上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五十亿元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旗舰企业”。所有项目中,汽车及零部件成为重点推进方向之一。
在区域产业发展中,株洲为汽车产业亮起了绿灯,也为该领域企业创造了更多便利的条件,迅速激发车企的活力。不过与其他车企相比,北京汽车更为迫切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从“装配制造本土化”,向着“开发本土化”与“知识本土化”转变,加快打造自主品牌,储备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前进方向。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很清楚,不被残酷的竞争击倒,北京汽车必须夯实技术基础,提升整车量产能力。提升这两方面水平,对外部产业环境和内在技术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010年干到180万辆……确保完成,完不成不是老徐,完不成不是北京汽车工业。”接受媒体采访时,徐和谊谈自主品牌的发展目标,更像是立下“军令状”,进一步坚定了北京汽车未来的方向。
一方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成熟项目,一方是企业迫切需要冲破发展瓶颈,双方最终一拍即合。2009年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正式成立,作为北京汽车轻卡、皮卡、轻客和越野车的生产基地,这也成为北汽集团“走集团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按照既定规划,南方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近百亿元,这是一篇大文章,只是在发展初期,建设者们需要面对众多考验。
“第一天到现场上班,我惊呆了。”回忆起这段经历,北京汽车焊装车间主任乔林记忆犹新:员工走进厂区后,必须趟过无数水坑,才能走进办公室;所谓的“办公室”,其实不过是一个个简易的铁皮集装箱。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当时安全帽、雨靴、雨伞,成了全体创业者的‘标配’。”北汽股份株洲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高建军补充说。
面对艰苦的环境,第一批建设者并未停止向前。他们将凉席从宿舍拖到施工现场,长期驻守在项目上,分成三组轮流施工作业,以确保能按进度完成建设工作。“用现在的话讲,我们就是‘基建狂魔’。”乔林调侃道。
努力最终换来回报。2010年12月26日,株洲基地第一辆整车“小E”下线,随后一、二工厂全面建成投产。统计数据显示,2019上半年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完成整车生产7.54万台,同比增长125%,完成工业总产值69.2亿元,同比增长161%。
北京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助推株洲经济驶入快车道。公开数据显示,2013-2017年五年间,湖南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6%;2019年上半年株洲市地区生产总值1272.8亿元,同比增长7.7%。
2009到2019这10年时间,株洲的地方经济与北汽的对外扩张都取得了理想的成果。
02
于斯为盛,北汽株洲创下“株洲速度”
用10年时间,实现从零起步到半年工业总产值69.2亿元的跨越,北汽人创造了汽车行业的纪录。在他们自己口中,这被称为“株洲速度”。
某种意义上,“株洲速度”是一个不断加快,且内涵不断丰富的新概念。一工厂一期项目从开工到建成投产“E系列”轿车,仅耗时18个月时间;当人们还在惊诧时,2013年6月年产能20万辆的一工厂二期项目全面建成,耗时进一步缩短至10个月,更让世人见识到“株洲速度”之快。
2017年5月,二工厂建成投产。值得注意的是,二工厂不仅建设速度没有减慢,更是按照全新的标准完善产线,既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实现年产50万辆的规模。再谈“株洲速度”,各界看到的除了“更快”,还有“更好”。
很多时候,速度和质量是天平两端难以平衡的两大元素,如今北京汽车却实现了同步发展,这闪烁着北汽人集体智慧的光芒。
2009年,中国汽车年产销量首次突破1300万辆,超过美国位列全球第一。彼时,全球车企将中国市场视为必争之地时,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同时以最快速度实现量产,才能立足中国市场。既要积累能力,又要加快速度,提升效率成为唯一出路。
面对挑战,北汽人开始打磨符合发展需求的制度。高建军表示,为提升企业运转效率,株洲分公司将北京现代的管理经验,与自身发展实际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通过严格执行规章细则,缩短项目落地周期。
通过规章管理,株洲分公司一工厂一、二期项目各项业务快速步入正轨,形成能够保障企业高效率运营和高效益产出的管理体系。到2014年实现整车产销超过50万辆,总产值达250多亿元,税收9亿元,解决当地就业10000余人。
优越的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快速成长,不过这只是企业稳固行业地位的基础,如何更好地结合先进的生产技术,打造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决定着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汽车制造业更是如此。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按照“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对全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在加快速度的同时,也要丰富发展的内容。要新时代“株洲速度”既快又好,需要按照全新的理念优化顶层设计。
对于北京汽车未来的走向,徐和谊已经有了整体规划。他认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国汽车业要具备个性化定制、节能环保、互联网技术三项能力。企业不能只提升生产制造能力,还要将面向未来的新技术结合到生产线和整车中。
“我们不仅要做汽车制造,还要把汽车视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体,立志于成为‘汽车+服务’的供应商,重构汽车行业的核心价值链。”徐和谊表示,这些思想已融入二工厂建设项目中。
2017年二工厂投入运营。该平台按智能制造标准,建设具有“智能、透明、互联、绿色”属性的整车制造工厂,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具备30万辆整车和20万台发动机年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大新能源基地。二工厂使用的机器人超过600台,实现自动化率达到80%;冲压5400T自动化生产线可实现同步控制技术,节约能源20%;白车身总成及一级分总成达到100%自动化焊接……
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北汽株洲不仅硬件高大上了,在内部运营管理上也是绞尽脑汁下足功夫。今年,3月份,EU5单日的产量达到600台,即使是双班,人员需求也要2500人左右,而二工厂只有800多人。怎么办?常规逻辑就是“招人”!但这显然“简单粗暴”。北汽株洲想的招是:人员、设备、资源全部跟着生产走!一、二工厂之间实现柔性化共享。 制造一部和发动机部的员工、设备调往二工厂支援生产。一工厂则采取骨干员工小分队作战的方式,集中攻坚试制车、出口车生产。灵活机动的资源拉动方式显示了神力,内部相互支援总人次达到31680人次,节省人工成本1020万元。
株洲速度,有量 ,也有质。
03
智启未来,北汽株洲已成腾跃之势
截至目前,北京汽车以“株洲速度”奔跑了10年之久。众多观点认为北汽已经到达了收获阶段,其实无论株洲地区建设还是北汽自身发展,还远远谈不到收获,甚至只是个开始。
经过10年的发展,株洲的汽车产业已形成从研发设计到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再到后市场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近期更是喊出“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园”的口号;一直以来,北汽都在汽车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领域探索发展,制定了“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目标,因此这10年取得的成绩,在双方各自的整体规划中,只是向前迈出的一小步。
面对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仍不明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后企业将会面对更多困难。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2018年全国乘用车累计共销售2235.1万辆,同比下滑5.8%。这是中国车市连续增长28年后,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很多观点认为,这是汽车业的寒冬,市场优胜劣汰的形势将日趋紧迫,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掉队。
“我不认为中国车市进入了寒冬。”谈到目前形势,徐和谊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企业只是过惯了高速增长的日子,还不适应增速下降的环境。“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从初期的买入市场逐步走入成熟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老百姓消费升级,中国汽车行业下一步就是要由过去‘增量’的形式向‘增质’转变。”徐和谊补充说。
过去的“增量”不难理解,未来的“增质”如何理解?北京汽车给出的答案是重新认知用户需求以及汽车制造业。
其实,不管汽车行业怎么发展,用户在买车的时候最关心的肯定还是安全,而这也是株洲基地不遗余力的方向。产品导入,株洲基地开展了5轮道路模拟试验,东至浙江,西达新疆戈壁,北上漠河,南下海南,跨越17个省份,累计行驶20万公里;量产初期,工厂组织整车气密性、整车异响、油漆外观等15大项、419小项的专项检测。这些“偏执”,最终换来了用户的安心。
但在不同的时代,用户需求也有不同。过去汽车只是代步工具,不过现在出行只是用户一方面需求。汽车需要在保证优质驾驶体验的同时,提供辅助驾驶、智能交互、休闲娱乐等智能化体验。汽车的定义被用户诉求重构之后,要求生产线必须顺势调整,一方面继续强化现代化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建立制造智能汽车的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渗透,作为工业制造的明珠,汽车行业也将率先在生产制造领域产生智能化的变革。”徐和谊已经看准了行业未来的走势。如何顺应新时代市场诉求,北京汽车很快给出答案。
2019年10月15日,北汽集团发布北汽自主乘用车BEIJING品牌,进入“二次创业”阶段。新品牌从用户需求出发,整合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产品与技术资源,以新能源、新技术为核心,推进智能驾驶与智能网联的深度赋能。丰富产品驾驶体验,赋予乘用车全新定义,这也正是北京汽车执行“高新特”战略的结果,也是实现全面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双轮驱动”的集中表现。
在制造环节,北汽仍将继续坚持既定路线发展。以北汽株洲分公司为例,高建军表示,公司将一方面深化现代化和智能化升级,继续建设高自动化、多车型柔性化的生产线,另一方面建立“创业·发展”文化体系,实现员工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的统一,探索出“全员经营”新型经营模式,在实现装备升级的同时,提升团队凝聚力,为自主品牌事业弯道超车和加速起飞提供坚实保障。
04
结语
无论对北京汽车的发展,还是株洲汽车产业,过去的10年都是艰难的,也是成功的。
经过10年发展,在北汽人汗水和泪水的浇灌下,北汽株洲基地已经建设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富的自主品牌基地,产品涵盖新能源车、轿车、SUV等主销车型;北汽的发展,也带动了株洲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只是在发展中的道路上,10年只是一个节点,北汽和株洲的汽车产业将会有怎样的未来,还充满未知数。下一步,株洲定位于打造出“汽车千亿产业集群”,北汽也喊出了以全面新能源化为重要特征的“引领2025战略”。在新的赛道上,双方已经开始向前行驶。
免责声明:[富凯ipo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内容侵权请联系:ipofinance#foxmail.com(#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