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IPO财经]

富凯IPO财经
既有深度 又有温度。
富凯IPO财经-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安达维尔再融资募投项目分析:新增折旧或侵蚀盈利能力、重复建设支出或存疑

更新时间:2025-04-27 09:22点击:来源:作者:

安达维尔(以下简称发行人)通过再融资发行募集资金投向航空维修及机电一体化项目,拓展其在航空装备领域的市场布局。然而,基于中信证券王启元,陈熙颖与信永中和卫婵,马吉生撰写问询回复函基本面解码发现其募投项目或存在多重财务与合规风险:或新增折旧费用5,282.28万元将导致潜在亏损3,073.28万元,或侵蚀盈利能力;机电一体化产品需求预测超出行业惯例3倍,复材结构件需求缺口或高达41倍,募投项目必要性与合理性存疑;非资本性支出占比40%EASA认证失败风险及市场需求不确定性或披露不足。

 

图片

新增折旧对盈利能力的侵蚀效应

发行人计划投资34,233.48万元建设项目一(航空维修及厨卫系统)、18,589.36万元建设项目二(机电一体化产品),总计52,822.84万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固定资产》第十七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应反映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直线法为行业惯例。以10年折旧期计算,年折旧费用为:(34,233.48 + 18,589.36) ÷ 10 = 5,282.284万元。2023年航空维修业务收入22,091.33万元,参考航新科技2023年净利率9.2%(航新科技2023年年报),假设发行人净利率10%,净利润为:22,091.33 × 10% = 2,209.133万元。新增折旧导致亏损:2,209.133 - 5,282.284 = -3,073.151万元。

为验证假设稳健性,若折旧年限缩短至8年(行业部分企业惯例),折旧费用增至:52,822.84 ÷ 8 = 6,602.855万元,亏损扩大至:2,209.133 - 6,602.855 = -4,393.722万元。反之,若延长至12年,折旧费用为:52,822.84 ÷ 12 = 4,401.903万元,亏损为:2,209.133 - 4,401.903 = -2,192.770万元。敏感性分析表明,折旧年限变化对盈利能力影响显著,但回复函未披露折旧假设依据,违反《准则第1号》第十五条关于重要会计估计披露的要求。

效益预测显示,项目一、二达产后总收入136,366.86万元(回复函P3)。假设毛利率37%(基于2023年机载设备毛利率35%并考虑技术升级),毛利为:136,366.86 × 37% = 50,455.738万元。扣除折旧后:50,455.738 - 5,282.284 = 45,173.454万元。假设销售费用15%(行业平均,航新科技2023年年报P50)、管理费用5%、所得税率25%,税后利润为:45,173.454 - (136,366.86 × 15%) - (136,366.86 × 5%) - [(45,173.454 - 20,455.029 - 6,818.343) × 25%] = 17,150.082万元。净利率为:17,150.082 ÷ 136,366.86 = 12.57%,仍高于历史水平10%,存在虚增嫌疑,违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可靠性原则。

募投项目必要性与合理性存疑

发行人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或存疑,尤其体现在机电一体化产品投资和重复建设风险上。项目二计划投资18,589.36万元,达产后年收入15,689.96万元。然而,报告期内机电一体化产品收入为0,核心客户G108的终端产品批产计划延迟至2027年。项目二建设期为2024-2026年,投产后将面临至少1年的产能闲置期。假设产品单价为100万元/套,达产需销售157套(15,689.96 ÷ 100)。根据JF采购惯例,单型号机电产品年采购量通常不超过50套(行业数据),发行人预测需求超出实际3倍,且回复函仅提及预计配套规模超5亿元(,未提供客户采购协议或订单意向书。依据《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18号》(证监会2021年修订),募投项目需具备明确的市场前景和可行性依据。发行人预测或缺乏合同支撑,明显违背审慎性原则,存在重大产能过剩风险。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市场需求预测的逻辑缺陷。发行人假设157套的年销售量,隐含了对单一客户G108的高度依赖。然而,回复函未披露G108的采购周期、付款能力及历史合作数据,也未分析JF采购的预算约束和政策风险。JP采购通常受国家预算和型号认证进度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发行人未对市场需求进行多场景分析(如悲观情景下仅销售50套),未能体现《准则第1号》第十七条关于重大不确定性披露的要求。这种激进的预测不仅高估了项目收益,也掩盖了潜在的资金回收风险。

重复建设风险或进一步加剧了募投项目的不合理性。发行人公告拟投资5.05亿元建设天津航空装备基地,涉及复材维修、民航维修等。本次募投项目计划扩产复材结构件至年产10,000件,年收入15,560.48万元。天津项目复材结构件年产值预计2.1亿元,两项目合计产值3.65亿元。然而,2023年复材结构件收入仅885万元,需求缺口高达:3.65 ÷ 0.0885 = 41.24倍。依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募集资金管理》第十条,募集资金不得用于重复建设。发行人未说明两地产能的分配方案,仅称扩大应用领域,未能消除重复建设的合规疑虑。深入分析,复材结构件市场需求的增长假设缺乏数据支撑。回复函未提供行业报告或客户需求预测,41倍的收入缺口远超行业增长率(航空复材市场年均增速约10%)。这种脱离实际的产能规划,可能导致资金浪费和资产减值风险。

风险披露的重大不足

发行人风险披露存在系统性缺陷,未能充分揭示募投项目的市场、认证及财务风险。首先,项目一计划2024年下半年申请欧洲民航局(EASA)航空厨卫系统许可,但未披露认证进度、失败后果及替代方案。若认证失败,航空厨卫系统收入23,897.85万元(占项目一收入35.3%)将无法实现。回复函仅称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未量化风险影响,违反《准则第1号》第十七条关于重大风险披露的要求。EASA认证涉及严格的技术和合规审查,失败率在行业内约为20%-30%(基于航空认证案例数据)。发行人未对认证失败的收入损失进行情景分析,也未披露备用客户或市场开拓计划,风险披露明显不足。

其次,项目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假设激进。预测收入15,689.96万元需销售157套(单价100万元/套),而JF单型号采购量通常不超过50套(行业数据),预测需求超出实际3倍。回复函未提供客户采购计划,仅依赖预计配套规模超5亿元的模糊表述。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谨慎性原则),财务预测应基于合理假设。发行人未对市场需求进行保守估计,也未分析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未能体现谨慎性原则。这种披露缺陷可能导致投资者高估项目收益,低估市场风险。

安达维尔IPO募投项目在新增折旧侵蚀盈利能力、重复建设风险及风险披露或不足等方面或存在系统性缺陷。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财务预测的激进性和市场需求假设的不合理性,也暴露了发行人在合规性披露上的漏洞。新增折旧5,282.28万元将导致亏损3,073.28万元,机电一体化产品预测需求超出实际3倍,复材结构件需求缺口高达41倍,EASA认证失败风险未量化,这些问题共同构成了再融资的财务与合规双重挑战。更为关注的是,中信证券王启元,陈熙颖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卫婵,马吉生在尽职调查中未能有效识别和提示上述风险,未能履行《证券法》和《新国九条》要求的看门人职责。

免责声明:本文为,【基本面解码】原创文章,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转载必究。本文所有内容参考资料均来自三方机构公开信息、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基本面解码】原创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信息仅为阅读者交流学习为目的,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依据该信息作出决策。基本面解码】不对因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如内容侵权请联系小编。

官方微信公众号